乙巳🐍年

acc8226 的博客

Failed to configure a DataSource: ‘url’ attribute is not specified and no embedded

在初次完成项目的构建后,启动项目时出错,提示信息“ Failed to configure a DataSource: ‘url’ attribute is not specified and no embedded datasource could be configured. ” ,这个异常很好理解,直接翻译成中文,一看便知了 “ 配置数据源失败:没有指定’url’属性,也不能配置嵌入式数据源。

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,在 pom.xml 配置文件中,配置了数据连接技术 spring-boot-starter-jdbc 包 ,在启动配置文件时 ,Spring Boot 的自动装配机制就会去配置文件中找,相关的数据库的连接配置信息,如果找不到则抛出异常信息(具体源码就不在这儿分析了,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看)。加入的 JDBC 依赖包。

方法一
如果先暂时使用不到数据库连接,只是测试搭建的项目是否能正常启动,可以先将该配置项注释掉即可,选中该项配置按快捷键 “ Ctrl + Shift + / ” 即可。

方法二
在 SpringBoot 应用程序启动时,排除 jdbc 的自动装配机制即可,在程序入口文件中新增配置注解 “ exclude=DataSourceAutoConfiguration.class ”

方法三
在开发库或者本地库中,如果有可用的临时数据库,可以先配置该库为暂时的数据库即可,在 application.properties 配置文件中,加入如下图配置内容。

@Value 取值为空的原因

使用 static 或者 final 修饰

类没有加上 @Component(或者 @service 等)

类被 new 新建了实例,而没有使用 @Autowired

压测的定义
基于一些工具模拟一个系统每秒发出一定数量的请求到数据库上去,观察它的 CPU、磁盘 IO、网络 IO 和内存等负载情况,测试出这个数据库在目前的机器配置下,大致的负载压力如何,性能表现如何,每秒最多可以处理多少请求。

1
create database pgbench;

Pgbench 是 PostgreSQL 提供的标准基准测试工具。Pgbench 重复运行给定的 SQL 命令,并测量每秒完成的事务数。由于 pgbench 本身消耗 CPU 能量,因此我们建议在单独的机器上运行它,而不是在运行 Citus 集群的机器上运行。Pgbench 自己的文档也指出,将其放在与测试数据库相同的机器上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。

1
pgbench -i --unlogged-tables -s 2 -U postgres -p 5432 -d pgbench
阅读全文 »

数据库范式是用于数据库设计的规则,目的是使数据库结构更加合理化,避免数据冗余和数据更新异常。常见的数据库范式有 6 种,分别是:

1NF(第一范式):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。
2NF(第二范式):在 1NF 的基础上,任何非主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候选键。也就是说非主属性不能依赖于非候选键。
3NF(第三范式):在 2NF 的基础上,任何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。
BCNF(布尔范式):在 3NF 的基础上,任何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候选键以外的其它属性。
4NF(第四范式):在 BCNF 的基础上,任何多值依赖必须是候选键的函数依赖。
5NF(第五范式):在 4NF 的基础上,任何连接依赖必须是候选键的函数依赖。

候选键: 是能唯一标识数据记录的属性组合(表中的每个属性或属性集合是否可以唯一标识每条记录)。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候选键。
候选键的作用是,当表中本来的主键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使用或需要变更时,可以从候选键中选择一个新的主键,保证数据库结构的完整性。

阅读全文 »

简单启动脚本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#!/bin/bash

DATE=$(date +%Y%m%d)
DIR=/app/ydbq/dev
JARFILE=preser-beneficiary.jar

cd $DIR

PROCESS=`ps -ef | grep $JARFILE | grep -v grep | grep -v PPID | awk '{ print $2}'`
for i in $PROCESS
do
echo "Kill the $JARFILE process [ $i ]"
kill -9 $i
done

nohup java -Xmx512m -Xms128m -jar $JARFILE --spring.profiles.active=dev > out.log &

rm -rf out.log
阅读全文 »

课程来源

基于杨春敏与黄毅的 ABS 译文制作,一本深入学习 shell 脚本艺术的书籍。原版链接:点这里

Bash(GNU Bourne-Again Shell)是一个为 GNU 计划编写的 Unix shell,它是许多 Linux 平台默认使用的 shell。

shell 是一个命令解释器,是介于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之间的一个绝缘层。准确地说,它也是能力很强的计算机语言,被称为解释性语言或脚本语言。它可以通过将系统调用、公共程序、工具和编译过的二进制程序”粘合“在一起来建立应用,这是大多数脚本语言的共同特征,所以有时候脚本语言又叫做“胶水语言”

事实上,所有的 UNIX 命令和工具再加上公共程序,对于 shell 脚本来说,都是可调用的。Shell脚本对于管理系统任务和其它的重复工作的例程来说,表现的非常好,根本不需要那些华而不实的成熟紧凑的编译型程序语言。

1.Hello World

Bash之Hello World

$ vim hello.sh

使用 vim 编辑 hello.sh,输入如下代码并保存:

阅读全文 »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