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实现一个通用的接口幂等框架
需求场景
我们先来看下幂等框架的需求场景。
调用方访问公共服务平台的接口,会有三种可能的结果:成功、失败和超时。前两种结果非常明确,调用方可以自己决定收到结果之后如何处理。结果为“成功”,万事大吉。结果为“失败”,一般情况下,调用方会将失败的结果,反馈给用户(移动端 App),让用户自行决定是否重试。但是,当接口请求超时时,处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第一种处理方式是,调用方访问公共服务平台接口超时时,返回清晰明确的提醒给用户,告知执行结果未知,让用户自己判断是否重试。不过,你可能会说,如果用户看到了超时提醒,但还是重新发起了操作,比如重新发起了转账、充值等操作,那该怎么办呢?实际上,对这种情况,技术是无能为力的。因为两次操作都是用户主动发起的,我们无法判断第二次的转账、充值是新的操作,还是基于上一次超时的重试行为。
第二种处理方式是,调用方调用其他接口,来查询超时操作的结果,明确超时操作对应的业务,是执行成功了还是失败了,然后再基于明确的结果做处理。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一个问题,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业务操作,都方便查询操作结果。